作为一名较为地道的北京人,在离开了将近一年的北京,日日夜夜无不思念着北京的面食。那是记载着专属于北京人的味道与记忆。
近日,我在闲时翻阅朋友圈,看到了这样两张照片。这便是打卤面,更准确地说,是老北京打卤面。为什么我要加上“老北京”三个字呢?这可有讲儿了,待我慢慢给您道来。

打卤面虽然是山西一带的传统面食,但在北京,这面的卤是特定的,原料得有猪五花儿、口蘑、松蘑、香菇、木耳、黄花儿和鸡蛋等。虽然茄子卤和西红柿鸡蛋卤这样的卤也比较常见,在面馆的菜单是有一席之地,但几乎未出现过上述提及的那种卤的打卤面。这卤更像是北京的特色一样。
我所描述的这种卤属于芡儿卤,不同于茄子卤和西红柿鸡蛋卤这样的汆儿卤,它需用淀粉勾芡,使得卤汁更浓稠,更香。打好的卤呈深黄色,明油亮芡儿。卤中的白肉片儿、鸡蛋花、木耳、黄花儿、口蘑等赫然在目。这样来个几碗,真的很解馋。
上面的图片中出现了“锅儿挑”,这是北京话,意为面条不过水直接盛出。老北京人冷天讲究吃热的,就要吃锅儿挑了。但我更喜欢吃过水的面条,这样每根面条不易粘连在一起,使得卤汁可以“雨露均沾”。

虽然北京的炸酱面更出名,但我更偏爱这老北京打卤面。它更需费心思,原材料更丰富,吃起来更香、更带劲儿。炸酱面的角儿是这炸酱,用酱来衬托出面的香味,在我看来,打卤面却是以面衬卤。打卤面,名为吃面,实为喝卤。五寸碗儿,必须得是三分面七分卤。记得家里在吃打卤面时,长辈们总是叫我们这些晚辈多盛卤,我也总是“滋溜”地吸着面条,大口大口地吃卤,再就瓣儿蒜,别提有多美了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南方人爱米,北方人爱面。虽然在异乡吃不到那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,但心里总能记起那个味儿,以及那个味儿所带来的属于北京的回忆。

什刹海滑冰场

冰糖葫芦
